图片来源:Auto Expert Industry网站


(资料图)

在通货膨胀、成本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又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挥起了裁员的大刀。

6月8日,瑞典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奥托立夫宣布,该公司正在加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构性降本措施,尤其是欧洲业务。为此,奥托立夫将裁减大约8000名员工,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1%,并关闭欧洲的数家工厂。这些措施将到2025年全部完成。

01

欧洲为裁员重灾区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奥托立夫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近7万名员工。在这种情况下,8000人的裁员规模可谓是非常大了。奥托立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米凯尔·布拉特表示:“这些举措将继续优化我们的地理足迹,从而建立更有效的架构,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推动利润率和现金流的长期改善。我们计划简化和整合在所有地区的运营方式。此次裁员将影响到办公室、技术中心和工厂的员工,包括各级领导职位。”

根据声明,第一波裁员会在2023年出现,直至2025年全部完成8000人的裁员计划。其中6000人为直接员工(DL),另外2000人为间接员工(IDL)。在制造业,直接员工可以理解为一线工人,而间接员工则是负责综合管理的人员。

具体来看,欧洲是裁员的重灾区。奥托立夫此次裁员将会影响到其所有职能部门,计划减少的2000个办公室岗位中,其中就有1000个是在欧洲。奥托立夫还计划削减6000名工人,简化物流和区域布局,并关闭欧洲的数家工厂。至于具体关闭哪些工厂,奥托立夫没有透露,只表示,这些措施将在每个国家按照当地条例,并在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对话后敲定。

之所以启动裁员,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奥托立夫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其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就在今年1月,布拉特对外表示,该公司发现2022年的成本通胀是30年来最严重的,为此其持续与主机厂进行涨价谈判,以将成本转嫁出去从而保证盈利能力。布拉特还称,该公司2023年还需要进一步涨价,而美国和欧洲地区特别令其担忧,“2023年通胀将更多地与劳动力、物流和能源问题有关,而不是原材料”。

02

向主机厂转嫁成本

公布裁员决议的同时,奥托立夫重申了其此前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期目标,即营收同比增长15%,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6.8%提升至8.5%~9%,而营业现金流约为9亿美元。从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奥托立夫的营收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至7400万美元。

为了应对通胀,奥托立夫在裁员声明中强调:“公司将继续与客户谈判,以确保定价能够反映异常的通货膨胀,并纠正结构性价格差距。与大多数客户的谈判正在按计划进行,尽管每季度完成客户协议更新的时间仍不确定。与欧洲客户的谈判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挑战。”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奥托立夫在全球范围内有80多家工厂,以及14个技术中心,主要产品有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电子安全装置、头颈部保护系统、儿童座椅和夜视系统、雷达以及其他主动安全系统等。今年4月,奥托立夫宣布将投资1.6亿美元,在越南设立新建工厂,用于生产安全气囊以及用于安全气囊的气垫和织物。选址越南,不止是为了满足亚洲客户需求,也是因为当地劳动力成本较低。

除了奥托立夫外,因通胀承受成本压力的零部件企业不在少数,而由于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提高对汽车行业客户的报价,从而转嫁成本。例如,法雷奥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Perillat在今年2月表示,该公司2023年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来遏制通胀影响,并称公司已经“将很大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这或许正是其2022年净利润大幅上涨31%的原因之一。博世、李尔、安道拓等都曾公开提及成本转嫁事宜,或者说,这已经成为零部件行业的共识。

开源的同时也要节流,此前博世、大陆集团、舍弗勒、马勒、巴斯夫、马瑞利、固特异等诸多零部件厂商也发布了规模不等的裁员计划。对于裁员,奥托立夫是最新一家,但不会是最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