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之下,聆听来自未来的对话!深圳光明这场论坛带来AI教育新思考新方向

新征程新起点!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区围绕全面建设一座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宏伟目标,正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一直以来,光明区充分利用科学城建设的区位优势,加快实现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化,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特色课程和经典案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撬动学校课堂教学和育人方式变革,助力光明教育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5月31日,由光明区教育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主办的2023年光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论坛暨一校一企一特色共享创客实验室授牌仪式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举行。

首发——光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社团课程读本发布

当天活动现场,随着嘉宾们共同揭开红绸缎,光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社团课程读本《AI创客0-1》和《创新思维实践手册》正式首发。

据悉,该读本按照项目是学习方式进阶设计,从真实情境出发,以问题解决为抓手,同时辅以创新思维实践,相信定能激发中小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授牌——光明区一校一企一特色共享创客实验室来了

建设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区,科创空间建设尤为重要。

为此,光明区教育局于2022年底启动了“一校一企一特色共享创客实验室” 建设项目。

目前,全区共有15所中小学分别与英特尔、腾讯、科大讯飞、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信息实验室等单位达成共建协议。

对此,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信息与科创教学研究部副主任何斌表示,希望通过实施光明区中小学共享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联合一批海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一批以前沿科技资源为支撑、兼具光明特色、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的共享创客实验室;借助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质资源,合作研发适切灵活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立足于中小学生群体,建立开源、创新、协作、共享的线上交互平台及线下实体实验室。逐渐将光明区中小学共享创客实验室打造成创新的“孵化器”、实践的“梦工厂”,集聚一大批光明拔尖创新青少年。

赋能——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未来更将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将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刻影响。

“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彭红玉希望,光明区各学校、尤其是一校一企一特色共享创客实验室建设单位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普及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加快构建光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大力推进未来创新人才培养。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国飞在致辞中表示,科大讯飞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落地,尤其是教育行业,从05年国家语委的口语评测开始,深耕教育18年,教育产品应用覆盖5万所学校、服务超过1亿师生。

刘国飞感言:很荣幸能够投身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当中来,不仅在人工智能卡脖子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突破,也能够为全国中小学的科学素养与人工智能课程普及工作做出必要的贡献。

探寻——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论坛,共商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

作为当天活动重头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国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信息与科创教学研究部副主任何斌、教研员何涛、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校长刘号召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教师代表陈陆,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共同探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

期间,顾小清教授详细介绍了从小学至高中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她强调,从图形化编程的人工智能入门,到机器人创意,特别是跨学科学习和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的重要性,以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

顾小清教授点赞表示,光明区共享创客实验室的设立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可以分享经验、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讲座——剖析智能教育三大挑战,建议构建“1+N”的区域数据智能大平台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作了题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如何实践AI教育》的专题讲座。

顾小清教授以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细致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的影响,全面剖析了智能教育在智能技术、数据治理以及学校制度三个方面的挑战,认为数字化转型包括数据基础,数据分析服务,数据素养能力三个要素,要构建“1+N”的区域数据智能大平台。

她还结合新课标和信息科技课程特点对人工智能课程的目标定位,四大学科关键能力点,四大学科概念,五大学科核心实践,以及课程结构和实施阶段的划分做了系统的分析。

最后,顾小清教授对区域数据治理、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标准、师资培养、教学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共同体的建设等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提出要把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组件,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应用实现素质教育机制全面贯通。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柯季

通讯员:王树伟

编辑:阎建伟